电工必知60种常见电气元器件
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6:58阅读次数:
次
以下是为电工整理的60种常见电气元器件介绍,涵盖功能、应用及关键知识点,便于快速掌握核心要点:
一、配电保护类
1.断路器:自动切断过载/短路电流,分微型(MCB)、塑壳(MCCB)、框架(ACB)三级。
2.熔断器:利用熔体熔断切断故障电流,分快断(电子设备)与慢断(电机)。
3.漏电保护器(RCD):检测漏电流(通常≥30mA动作),防触电。
4.隔离开关:无灭弧能力,仅用于检修隔离,符号"---/---"。
5.浪涌保护器(SPD):防雷击/过电压,并联安装,注意电压保护水平(Up值)。
二、开关控制类
1.按钮开关:常开(NO)启动,常闭(NC)停止,带自锁式需手动复位。
2.限位开关:机械触发,控制行程(如电梯平层)。
3.转换开关(SA):多档位控制电路切换,如星三角启动。
4.接触器(KM):电磁驱动主触点,通断大电流,注意线圈电压(AC220V/DC24V)。
5.中间继电器(KA):扩展触点数量,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回路。
6.时间继电器(KT):延时通断,分通电延时(如电机启动)与断电延时。
7.热继电器(FR):过载保护,双金属片受热弯曲推动触点,需复位按钮。
三、电源与转换类
1.变压器:改变交流电压,注意变比(如380V/220V)和容量(kVA)。
2.稳压器:自动调整输出电压稳定(±3%)。
3.UPS:不间断电源,分在线式(零切换)与后备式。
4.整流桥:将交流转直流,4个二极管组成桥式电路。
5.逆变器:直流转交流,太阳能系统必备。
四、测量与传感类
1.电流互感器(CT):二次侧额定5A或1A,严禁开路!
2.电压互感器(PT):二次侧100V,严禁短路!
3.电能表:计量用电量,分机械式与电子式(带通讯接口)。
4.万用表:测电压、电流、电阻,使用前选对量程!
5.钳形表:不断线测电流,适合现场检修。
6.温度传感器:PT100(铂电阻)精度高,热电偶(K型)耐高温。
7.光电传感器:检测物体有无,分对射式与反射式。
8.接近开关:非接触检测金属,分电感式(金属)与电容式(非金属)。
五、电机相关类
1.三相异步电机:Y/△接法降压启动,铭牌看功率(kW)、转速(rpm)、绝缘等级。
2.单相电机:需启动电容(如风扇、洗衣机)。
3.变频器(VFD):调节电机转速,注意EMC滤波与制动电阻选配。
4.软启动器:平滑启动电机,减少机械冲击。
5.伺服驱动器:精密位置/速度控制,用于自动化设备。
六、执行器件类
1.电磁阀:控制流体通断,分常开/常闭型,注意电压与介质兼容性。
2.电动执行器:驱动阀门/风门,分角行程与直行程。
3.指示灯(HL):显示状态(红停绿行黄故障),LED型省电寿命长。
4.报警器:声光报警(如消防铃),电压通常DC24V。
七、电子元件类
1.电阻:限流分压,色环读数(棕1红2橙3…)。
2.电容:滤波/储能,电解电容注意正负极。
3.二极管:单向导电,整流/防反接,1N4007常用。
4.LED:发光二极管,需串联限流电阻。
5.三极管:电流放大或开关控制,分NPN/PNP型。
6.晶闸管(SCR):可控整流,用于调光/调压。
7.保险管:玻璃管式易更换,额定电流标注清晰。
八、接线与辅助类
1.端子排(XT):模块化接线,分电流型(大孔径)与信号型。
2.导线:BV线(硬线)穿管,BVR线(软线)用于柜内配线。
3.电缆:YJV(电力缆),RVVP(屏蔽信号缆)。
4.线槽/桥架:敷设线缆,金属桥架需接地!
5.扎带:捆扎线束,尼龙材质耐酸碱。接线鼻(OT/UT型):
6.压接导线端,确保接触可靠。
7.导轨(DIN Rail):35mm标准,安装断路器/PLC等模块。
九、特殊应用类
1.PLC:可编程控制器,核心为CPU模块+I/O模块。
2.HMI:人机界面,触屏操作PLC参数。
3.编码器:反馈电机转速/位置,分增量式与绝对值式。
4.步进电机驱动器:脉冲控制精准位移,注意细分设置。
5.固态继电器(SSR):无触点开关,寿命长,用于高频通断。
6.浪涌吸收器(压敏电阻):吸收电压尖峰,保护电子设备。
7.滤波器:抑制电磁干扰(EMI),电源输入端常用。
十、安全与辅助工具
1.验电笔:检测线路带电,使用前需自检!
2.绝缘胶带:包覆裸露导线,耐压等级≥600V。
3.兆欧表(摇表):测绝缘电阻(≥1MΩ合格),500V/1000V档常用。
4.接地电阻测试仪:测量接地网阻值(一般≤4Ω)。
5.相位表:判断三相相序(正序/逆序),避免电机反转。
关键要点速记:
选型口诀:电压电流匹配准,环境温度要考虑,防护等级(IP)看场合。
安全第一:断电验电再操作,保护接地不能少!
符号识别:熟记GB/T 4728电气图形符号(如KM接触器、KA继电器)。
掌握这60个元器件,可覆盖90%电工日常应用场景。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图纸(原理图+接线图)与实物反复对照,积累经验。
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
如有侵权联系删除
版权归作者所有